厚街送菜
推荐 水果采后病害不用农药
发布时间:2017-01-01 发布者:首宏水果配送中心 所属类别:水果知识
记者侯伟生报道: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制的控制水果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技术项目日前在广东省汕头市通过成果鉴定。由该成果延伸的产业化项目落户汕头保税区。投产后,该项目系列产品年可创产值5亿元。
我国是一个水果生产、销售大国,但一直以来存在水果果实腐烂严重的情况,每年水果果实因腐烂造成的损失达300亿元。据了解,由于果树的生产都远离城市,而且同类水果果实成熟期也相对集中,带来了市场的供求矛盾,因而需要有一定的贮藏和运输周期来缓解这一市场需求。但是,在此期间大量集中的采后果实发生的失水、萎缩、腐烂等问题相当严重。在发达国家有10%至20%的新鲜水果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缺乏贮运冷藏设备的发展中国家,其腐损率高达40%至50%。
控制水果果实采后病害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然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已经导致许多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使得化学农药的防病效果降低,使用浓度逐年增高。同时,高浓度的使用农药不但污染环境,果实表面的残毒超标也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技术及机理研究。经过近5年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分离、筛选和应用拮抗菌的技术体系,获得了对苹果、梨、桃等水果主要病害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生物拮抗菌。该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申请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这种新型果蔬保鲜生物制剂的产业化、市场化,能够高效防止农林产品的采后腐损,达到保质保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其环保、无毒无害的特性将打开我国农林产业走进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1月29日 第二版)
(记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