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5件依法惩治农村黑恶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聚焦农村地区的重点行业领域,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整治“村霸”现象,依法打击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有力推动了平安乡村和法治乡村的建设。

这批典型案例涵盖了欧阳某臣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刘某良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卜某勃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朱某平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以及王某好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在审理这些案例时,人民法院不仅对被告人依法进行定罪量刑,还加大了对“黑财”的清缴力度,旨在坚决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防止其“死灰复燃”。
预防和治理黑恶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民法院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在刘某良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基层治理漏洞,人民法院向当地林业局、自然资源局、街道办事处发出了司法建议,以此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健全预防和治理农村黑恶犯罪的长效机制。
在王某好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中,被告人王某好等人借助家族势力,长期把持基层政权,在乡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对农村集体土地造成了严重破坏。人民法院将庭审现场打造成法治课堂,邀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零距离”旁听庭审,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
最高法表示,接下来,人民法院将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的常态化,确保农村地区安宁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