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已全文公布。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预算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将“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下面跟随记者的镜头来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民生清单更新:支出结构更优化
近日,在山东济南的一家养老机构,200多项适老化改造刚刚完成。
养老服务公司负责人袁璿表示:在卫生间这类容易发生危险的区域,设置并安装了防滑地砖、全套扶手,以及按动式和拉绳式的紧急呼叫系统,通过持续丰富供给来提升服务质量。
济南市民刘志称:尤其是一些高科技设施,能够随时监测睡眠情况。还有红外线设施,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马上收到报警。
像这样的养老机构,今年各地都在加快建设步伐。在江苏,省级财政投入约10亿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依托规模化养老机构以及大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全面推动适老化生活体验中心建设。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介绍:提供专业辅具租赁、养老方案制定服务,持续推广助洁、助浴、助医、助行等上门服务。把老年人日常所需、急需的养老服务送到家中,打造老年人身边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
预算报告提出,“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把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此外,今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继续超过10万亿元,能更好地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科技拓渠道:财政资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预算报告提及,今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各地正积极发挥资金的撬动作用。
一大早,一则农业气象专报弹出,收到预报信息的农技专家赶忙赶到现场。
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农场二分场种粮大户卜启明说:以前种粮靠天收,只能在电视上看天气预报,现在科技发达了,信息都发到手机上。
气象预警能够一键直达,背后是当地财政部门投入建立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推送,今年该平台还首次融入气象大模型应用,为农户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春管建议。
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正华称:财政资金有针对性地投入,实现了全市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所有数据都实现了集中管理和智慧生成,服务也更加精细。
不仅“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财政资金还指向“支持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安徽将不断优化涉农资金分配补贴方式,种粮大户凌大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安徽省铜陵市凌家花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凌大玉表示:农业补贴过去是“撒胡椒面”,种多种少都一样。现在对承包三百亩以上的大户又增加了一项财政补贴,每亩17块。我和我兄弟俩有七八百亩,又增加了一万多块钱收入。政府鼓励机插秧,又给我们每亩15块钱补贴,这样我和我兄弟俩又多了两万多块钱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