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报道了海淀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对超市内经营的净菜进行检查。北京三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绿公司)假无公害蔬菜流向超市一事后,三绿公司蔬菜在全市范围内的售点均被下架。当天,市农业局、海淀工商分局紧急对本市部分超市和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未发现三绿公司蔬菜产品,并对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等进行了抽检。甘家口大厦超市表示,如有消费者退货,将实行“买一赔一”。
超市称退货可买一赔一
昨天下午,海淀工商分局食品科4名执法人员先后来到甘家口等超市突击检查。甘家口大厦超市承认卖过三绿无公害蔬菜,但目前已经下架。工商人员对超市的蔬菜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认证证书、进货台账等。工商人员对其他标称“无公害”、“有机”的蔬菜进行了抽样,将送到有关检测机构,对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测。
市工商局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工商部门一直要求超市和商场向厂家索要营业执照、质检报告等相关资质,今后还将严格要求超市商场严把进货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甘家口超市营销部长助理潘桂萍介绍说,他们大约是2005年开始引进三绿公司的无公害蔬菜,“我们对他们的基地都进行过考察,并对他们的证书和资质进行过严格检查”,她同时出示了三绿公司提供的各种资质证书。潘桂萍表示,下架产品后,超市还会有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前两个月,甘家口超市共销售出三绿产品11万元,这笔钱将暂行封存。根据双方的合同,如因对方原因出现问题,将收取一定的违约金。
甘家口超市同时表示,如果消费者有要求退货的,超市将给予退货,并根据消法的规定,实行买一赔一,“先要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截至昨天下午,尚无消费者到该超市要求退货。
违法问题凸现监管难题
甘家口商场超市方面表示,他们曾专门派人对三绿公司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进行了调查,确认没有问题才引进。昨天,甘家口超市就此事召开多次会议,“但这种由厂家本身暗中操作的违法行为,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海淀工商执法人员说,这种披着合法外衣干违法的事,监管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以三绿公司为例,该公司有各种资质,也有基地。执法部门虽然也抽检,但不可能批批检测。据了解,送检一个项目至少就需要1000多元,如果批批检测,“蔬菜就成金菜了。”工商人员表示,他们也将就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与超市等流通企业进行沟通,找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业专家透露,三绿事件绝非个案,还有很多公司或生产基地都在打这个擦边球。“农业局认证的无公害蔬菜或者是绿色蔬菜,都是对这些公司或企业的生产基地里产出的菜进行认证的,现在很多企业或公司拿着认证的手续,实际上当初认证的土地早已经干枯,没有什么蔬菜生产出来,都出去买然后再包装。”
该专家表示,最核心的问题是利益问题,超市和企业都是利益共同体,而相关的认证部门也不排除认证过程并不科学合理。政府部门在认证后,定期抽查无法覆盖所有领域,所以企业有可能在流通领域、运输环节“做手脚”。
三绿已起草整改方案
昨天下午,位于大兴区清源东路北一条10号院的三绿制作点已被关闭。
三绿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洋说,昨天早晨,他们在全市售卖点的蔬菜和水果全部被下架,大兴区食品办公室已责成他们限期提交整改方案。随后,记者从其他售卖三绿产品的超市了解到,昨天一早,就已将三绿公司的蔬菜和水果进行了下架。
赵洋说,他们目前起草的整改方案包括:将商标上所含有的无公害字样去掉,并将以现在的科技示范园区为基地,进行重新认证,认证后,在超市销售柜台内;他们将在真正的无公害蔬菜和水果上进行标注,非自己基地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则只贴“三绿”的商标。
目前,三绿公司已起草了几份整改方案,但具体是否能通过,还要等农业部门商讨后决定。
公司认证资格恐被取消
市农业局无公害食品办公室童(音)主任称,蔬菜等农产品本来就是低利润行业,但一些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采取违规违法的方式。目前他们正对三绿公司拟订处理办法,拟取消其无公害认证资格,今明两天处理决定就将做出。
童主任说,经过调查,取得认证的北京大兴三绿菜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绿菜蔬公司)变更后,授权给三绿公司使用认证证书,这种行为是违规的,因为如果公司发生变更,也需要有关部门重新认证审核其资格。如果三绿菜蔬公司从中收取利润,将被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如未收取,则处1万元以下罚款。他说,昨天一早,市农业局就派出两批人员,到市内10家大型超市和市场进行抽查,并将取得过无公害蔬菜认证资格的公司负责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