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一直是中华民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在冬季食之更佳。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不过,羊肉属大热之品,因此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
注意事项:
1.吃涮羊肉时不可为了贪图肉嫩而不涮透。由于羊肉中往往夹杂着病菌和寄生虫,因此,吃涮羊肉时要选经过质检的羊肉片,并且涮至熟透。
2.《本草纲目》在提到羊肉时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平素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应特别注意。
3.吃羊肉后马上喝茶,容易发生便秘。
4.羊肉温热而助阳,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同时吃些白菜、粉丝等。
6.肝炎病人过多食用羊肉,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 此外患有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或者在发热期间也不宜食用。
5.另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这其中的道理是: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两者共煮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