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不仅是咱们的‘致富果’,芒果树还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我们坚信未来墨脱会如同雅鲁藏布江一般奔腾向前,充满无限生机。”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正式拉开帷幕。在通道上,来自基层的4位委员用质朴真挚的话语缓缓讲述着各自的乡村奋斗故事,以一句句热烈且有力量的表述,生动勾勒出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展现出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希望。
“乡村要振兴,产业一定要振兴”
“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一是要依靠党的好政策,二是要依靠产业振兴。”全国政协委员、海南陵水文罗镇副镇长、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在回应本报记者提问时如此表示。
五星村是传统的黎族村落,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缺少经济产业,村民主要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后来,在黄丽萍的引领下,村里开启了芒果种植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村的芒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800余亩。“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拥有果园,都建起了‘芒果楼’。芒果不仅成了我们的‘致富果’,芒果树也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黄丽萍分享道,村里还计划把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做强做大,着重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下功夫。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些年来,在黄丽萍的影响下,一批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加入到助力五星村发展建设的队伍中,为五星村农业增加效益、农村增添活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五星村将做好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更多的村民更好地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乡亲们说,五星村的日子会越过越美好。”黄丽萍的眼神中满是期待。
西藏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曾一度是贫穷落后的高原孤岛。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受益于此,去年当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向美丽边城的时代转变。越来越多的墨脱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群众增收的途径越来越宽广。
“天为幕布地为舞台,把文艺送到群众身边”
在边境线上牧马,在草原上放歌。7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脚步从未停歇,始终坚持将文艺送到群众身边。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队长阿拉腾达来介绍:“乌兰牧骑也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建队之初仅有九个人、一辆马车,如今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配备了现代化的演出设施设备,但队伍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310公里,团队下乡演出常常需要长途跋涉。凭借这份初心,乌兰牧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穿梭于各个村、牧镇、嘎查、边防连队哨所、厂矿企业校园等地,走遍了祖国的北疆大地,每年开展演出都在100场以上。
艺术源于生活,乌兰牧骑所编排的原创蒙古剧《骆驼新传》《宝德尔石林传说》,歌舞剧《乌兰牧骑走边关》等作品,充分展示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动人风貌,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我们也紧跟时代步伐,深化‘互联网 + 文艺’格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演出模式,让全国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我们乌兰牧骑的演出。”阿拉腾达来说。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在如今的内蒙古地区,75支乌兰牧骑队伍、3000多名队员依旧活跃在广袤的草原上,每年开展演出超万场,让这一叶红色嫩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荫蔽一方。
“为中国大地上的医疗帮扶成绩单而骄傲”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关系到百姓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通过专家授课、导师制、临床手把手教学实践等多样化的培训机制,培养带有乡土基因的‘白衣战士’,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分享了他的医疗帮扶故事。
2022年,傅小云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医疗队员们一起为医院人才培养、管理能力提升,“五大中心”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尽心尽力。
“两年帮扶期结束后,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牵线工程服务能力,从原来的55.2%提升到了75.3%,职工的满意度从帮扶前的72.6%上升到了88.4%,我不仅感到欣慰,更为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的医疗帮扶成绩单而骄傲。”在谈到提升县级医疗建设的经验时,傅小云总结道,第一,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第二,要有“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勇气和毅力,坚持问题导向;第三,要怀揣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
在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成长的过程中,故事着实不少。傅小云还记得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里的一位医生,将他查房时提出的问题都一条一条记录在了本子上,两年下来竟然积累了厚厚的一本。“他说这是一本永远无法完成的笔记,因为医者仁心,所以学无止境。”傅小云回忆道。
怀揣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仁心,正在苗岭深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