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7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当下全国新季秋粮累计收购量已超过3亿吨,这一数量相当于秋粮产量的60%,意味着秋粮旺季收购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

秋粮在全年粮食产量中占比七成以上,其主要品类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分布于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13个粮食主产区。自秋粮收购工作启动以来,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进行统筹安排,促使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坚定地保障农民“种粮卖得出”。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相关部门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省份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中储粮对收购网点布局进行了优化,以满足农民售粮的需求。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2月底顺利收官,共收购1.05亿吨,其中最低收购价稻谷达711万吨,有效发挥了政策的托底功效。
据悉,目前玉米、大豆旺季收购已进入收尾阶段,收购量分别超过1.9亿吨、1000万吨,均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指出,当前市场价格相较于去年12月份每吨上涨了100至200元。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呈现整体上涨态势,主力合约价格较年前每吨上涨约200元,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齐驰名分析,目前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约为70%,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生猪存栏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饲用需求得以提高,这有利于稳定国内玉米价格。豆粕豆油市场逐渐回暖,大豆压榨利润得到改善,近期压榨1吨大豆的利润在150至180元,企业入市积极性明显增强,国产大豆行情持续向好。国内饲料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较为坚实。